立冬节气的由来

时间:2009-10-28 15:53   来源:华体会体育   点击:

文章摘要:

   2009年11月07日是立冬。一般来说“立冬”节气大约是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立,建始也”,又说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其实,我国幅员广大,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,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。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,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℃以下为冬季,则“立冬为冬日始”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。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,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,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,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“小雪”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。
 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三候“雉入大水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,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  对“立冬”的理解,大家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。追根溯源,古人对“立”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,是建立、开始的意思。但“冬”字就不那么简单了,在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对“冬”的说明是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看来,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。完整地说,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冰冷的意思。
  立冬时节,太阳已到达黄经225°,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,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,所以一般还不太冷。晴朗无风之时,常有温暖舒适的“小阳春”天气,不仅十分宜人,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。但是,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,常频频南侵,有时形成大风、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。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,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。剧烈的降温,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、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。注意气象预报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搞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、冻害等的防御,显得十分重要。
  立冬日期的计算 [Y*D+C]-L
  公式解读:Y=年数后2位,D=0.2422,L=闰年数,21世纪 C=7.438,20世纪 C=8.218。
  举例说明:2088年(2088年属于21世纪)立冬日期=[88×0.2422+7.438]-[88/4]=28-22=6,所以2088年的立冬日期是11月6日。
  立冬日期的计算例外: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。
下一篇:立冬的习俗
logo 电话
在线报名

华体会体育 华体会体育  微信公众号       官方QQ

新浪微博
QQ空间

手机网站访问地址:http://m.csxdf.com
报名咨询中心:长沙市长沙县开元东路1300号(华体会体育长龙校区)
联系电话:0731-86220088
版权所有:长沙新东方烹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企业
Copyright © 1998-2020 湘ICP备2023009469号-1

湘公网安备 43012102000555号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